叽叽歪歪

毛哥和他的宗羲观片会

      “宗羲观片会”是我在淘宝这些年来参加过的最有价值的民间活动组织。

       宗羲,又叫老包,或者毛哥。他是个很棒的摄影师,玩胶片,玩旁轴,拍出的很多片子经常羡刹旁人,毛哥的作品可以看这里(om19.cn)。

       宗羲也是前淘宝UED最有激情和卓有成就的交互设计师和项目经理,他用TMS产品解放了无数淘宝运营的生产力,我们一次次被TMS超出期望的新功能折服,我至今都记得宗羲为这款产品做的激情十足的推广会。“宗羲观片会”就是他组织的内部摄影交流活动。很可惜,毛哥马上离开淘宝离开杭州。前天我参加了最后一期毛哥主持的宗羲观片会,地点还是贝塔咖啡。

      之所以喜欢观片会,是因为观片会的一些原则。其中“一切设备平等对待”、“没有做后期的作品不是摄影作品”和“乐于接受批评”这些原则和我甚有共鸣。尤其是看到毛哥的手机摄影作品,我更深信了。

      观片会我真正参加的次数不多,但每次都会非常有收获。我们讨论摄影本身,探讨曝光、构图、后期的技术,通过大家自己拍摄的作品交流和学习。毛哥会和老蒋一起提前评片,跟大家分享作品好在哪里不好在哪里,气氛好到没有人会在期间玩手机。我会钦佩毛哥在摄影技术上的独特眼光,我的片子经常被批评得体无完肤,细想却字字在理句句玑珠。我也欣喜地看到自己很明显的进步。

       这些进步,是原先觉得好看就拍,从一堆烂片中挑出能修修补补的,到后来片子数量减少,但精品更多。是原来的焦点中置快速曝光,到考虑画面表达主题,对焦后二次构图。是原来的原片导出,到用后期增色添花。这些是我自己真的能感受到的东西。

       所以我喜欢观片会喜欢毛哥,是因为这个组织不是一群臭味相投的家伙在一起做某事,而是大家因为一起做某事而真的成长。

      毛哥是人才,他有了自己的选择,有了自己的梦想。我希望他能更好,也希望以后能继续参加他组织的观片会。

      好了看最后一期的记录照片吧。再说就成了纪念辞了,呵呵


贝塔咖啡是杭州互联网人才聚集地,也是宗羲观片会的主场。

 
楷子哥也很棒

 
跟我一个战壕里的聪


毛哥有很多牛人朋友跟我们分享,足见其实力。这是加拿大的摄影师。

最后,放一张我得过的宗羲观片会最佳片:西湖边的老人。

听完水浒传了,随便写点

       请不要从逻辑角度看这些文字,我就是睡前随便写。

       我看书比较晚,中学的时候才通读了《水浒传》。其实四大名著我到现在也没看完,卡在《红楼梦》第六回“宝玉初尝云雨情”就实在看不下去了。

       年初的时候开始听田连元讲的《水浒传》,我喜欢田老师说话的风格,我家小白说听了这么多,田老师是最有文化的一个。开车和骑车的时候我就会插着耳机,断断续续地听。

       为什么会选择听的方式呢,一是因为没工夫看,一是因为听对我来说更能培养想象力(咱们以前说过)。

       高二我的班主任是讲历史的,叫王汉江老师,他在说《水浒传》的时候说“这根本就不是农民起义,108将里面没有一个是农民,绝大部分是流氓无产者。”越发觉得有道理。

       我觉得很多中国人在骨子里把酒和“英雄气概”连在一起,比如很多人把“酒后能开车”当成特英雄的事儿。认为喝了酒,就能做出类似武松景阳岗打虎、醉打蒋门神,鲁智深倒拔垂杨柳、拳打镇关西这样牛逼的事儿来。

       所有李逵的故事,都把李逵刻画成混拙蒙愣的大傻子加猛将,跟张飞有点像。不过其实从书中描述来说,长成“豹头环眼”的人是“林冲”才对,可是林冲压根没他长相那么牛。施耐庵对这两个形象的原型定位可能有问题。

       记得一篇文章,作者觉得施耐庵对女人有偏见,或者曾经受过女人的伤害。施耐庵笔下的女人,大部分都是坏人。只有一个扈三娘长得漂亮出身还好。其他的,要么是金莲这样的淫妇,要么就是刘高老婆那样的小人,还有就是孙二娘这样开黑店的。没准真让人说中了。

       那天的百家讲坛,一个上海电视大学的老师讲宋江,大致观点是宋江原本就是贼性,从刺配的路上就已经展现出了做抗把子的天赋。不过这老师讲的不好,大多在说故事,没有旁征博引,没有论述,和易中天老师比起来,还差几十年。

       话说回来,涉及这段历史的文献,也太少了,远没有《三国》的丰富,很多东西也无从考证。

       突然想到今天看到的新闻,山东和安徽三个县争当西门庆故里,真TMD搞笑。就算是了,能说明什么呀?说明你那地方人风流还是说明你那地方人有钱,还是性文化发达,还有什么?反正看不到金莲也没啥意思呀。哦对了,还有一部《金瓶梅》等着呢。

      洗洗睡了。

拿世博图说传播识别

      25日有机会参加了人数最多的一期世博试运营。应该说,实际状况比见之报端的好很多,人虽然多,但并没有前几天那么糟。看来试运营的优化卓有成效。

     说正题。我带着相机去,本来想拍拍人文题材,可是见到那情那景,忍不住还是换了广角,拍到很多建筑照片(说实话是因为人太多,镜头不敢往下呀)毛哥说,建筑照片不能算真正的摄影作品,因为那里面摄影师的创意和建筑师相比太少了。我同意。于是,我们今天换一个角度去说,这篇文章也不归在摄影类别。

      我们说的是,从几个国家馆的意料之中和意料之外,看传播有效性的问题。

  • 首先,有效传播必须可识别,必须和主体有关联。
    可识别,说的是特别的东西才能被记住,被记住才能被传播。比如下面这只大碗:
     
    很漂亮吧?但是说实话,我真没记住这是哪个馆,只记得是欧洲某个国家的。
    但是,澳大利亚这个就非常好,就算没有文字,隔大老远,一眼就能知道是澳大利亚,而且不可能是别人。

    太像那块大石头了,而且,整个是钢板包外皮,做铁锈色,地面放满铁矿石,一切都很澳大利亚,这东西没人能拿走。
    这就叫关联。而且,只有唯一的关联才会效果好。
     
  • 给观众惊喜,就能增加被传播可能。
    就拿斯密达这个举例子,如果没看见上面的韩文,你也会感觉这是不是高丽棒子“发明”的东西。这就是上面说的关联感。
     
    同时呢,我们发现斯密达们把整个细节做得非常好,不少地方让人倒吸凉气。着实惊喜不小。
     
  • 前面两者缺一不可。
    举一个关联性没有做透彻,但是惊喜足够的例子:

    西班牙馆我敢说是昨天看到最震撼的,藤编的外墙非常别致。记忆度非常高,可传播性也很好。不过,你会发现,这东西改成别的国家名,是不是也可以呢?换句话说,你印象中的西班牙,体现透了么?

 

好了,再放几个我印象很深刻的建筑吧:


中国石油的“油立方”还挺惊喜的。媚了水立方的俗,却自有创造。


丹麦的美人鱼刚刚落成,门口堆满人。绿色过度的自行车不外借,我不知道怎么评论。

       当然,最最好的,就是咱们中国馆。壮观!惊喜!中国!所有的要素都达到了,还非常惊喜,比想象的美很多,而且,我觉得亲手拍的照片,比四处放的效果图好看。

说那些被禁的词汇

      这两天总有人提到那个规定,说有关部门通知中央新闻机构,以后不许说NBA,一定要说美国职业篮球联赛,不能说GDP,要说国民生产总值,很多。骂的居多,大都觉得这东西吃饱了撑的。

      说说我的看法吧。下禁令我完全可以理解,但这不是最好的办法。

      首先,受“伪拿来主义”影响,很多人往往只知其一不知其二。很多英文缩写,别人用了,大家也就跟着念跟着用了,经常不知道这东西到底啥意思,而且很少有人能拼出全称。更可怕的是,说说英文缩写好像成了挺时髦的事儿。我呸!
      一个广告公司的同学上来就跟我说算CPC不划算,然后跟我大侃特侃CPA如何有问题,我就装傻问他,CPA是注册会计师吧?他说应该不是,我又问那这CPA的A是啥意思啊,他压根就不知道。这A叫Action,Cost Per Action
      广播里听来的笑话,一大妈去国外玩,英文就认识OK和WC,凭这两句连懵带比划也混了不少地方,去了日本,跟人说WC,压根没人懂,回来就骂,狗日的小日本英文真烂,WC都不知道。殊不知,Water Closet(WC)是多么粗俗的说法,洋鬼子都不用100多年了。
      一个运营的同学来开会,张口闭口KPI是什么,很懂的样子。我随口问了一句,KPI是啥意思,他想也没想说“KPI就是任务,胡斐你不知道”。我汗死,Key Performance Index就是任务啊。        
      咱们平常挂在嘴上的CSI、CPI、MBA,这些眼花缭乱的缩写,谁能都分清楚啊。
      最可笑的就是,当我不认识某个被人挂在嘴上的缩写,问是啥意思或者全拼是啥的时候,得到的答案往往都是“xxx你都不知道啊。”装什么装啊这是。

      然后,英文缩写其实并不一定好用,比如很容易混淆。
      好些人指着导航仪就问“你这个GPRS多少钱?”GPS和GPRS差很远好不好。
      NB可以理解成牛逼、NewBalence、宁波,随便吧。
      RT可以说如题,更可以这张图上说的那样(实在不雅,不放出来了)。
      有创造力吧,同样的例子如MBA = Married But Available。

      其次呢,我不觉得不让说缩写就成了思想闭关。
      文化殖民这个概念太敏感,却没法回避。想想日本人“橘子”的发音和“orange”基本一样,“西瓜”、“电话”的念法和汉字又很接近。韩国人已经基本没有传统“汉字”在用了,跟他们几十年前的文字差异巨大的时候,这个话题就会变得有趣起来。
      同样,我们也有了“沙发”、“色拉”这样外来词,更牛逼的就是,中国人还创造了“Long time no see”这样能被写入英英词典的Chinglish吧。

      再次,中国文化有超强融合能力。这个咱以前说过,中国文化没可能照搬别人的东西,必须要自己理解和加工,或者叫融合之后,才能被接受。所以我认为中国话里面不应该有大量英文缩写,那是别人的东西,我们还没有加工过。

      最后呢,还要考虑到中央新闻机构,面对的还有广大中低教育程度的人群,要让他们听懂,这么做也完全可以理解。你试着跟爷爷讲Discovery的时候,他早就因为这句英文而关掉耳朵了。

      所以有关部门这么提,我可以理解。不过,这么一纸公文上传下达下来,势必引起关注,也势必被认为很武断。

      测试一下,你知道CPI说的是“消费者价格指数”,但你能反应过来“消费者价格指数”是CPI么?有难度,所以这东西应该潜移默化,慢慢改过来。甚至,“英文缩写+中文全称”共存一段时间,不是也很好么。
      总不至于,让那些习惯了说GDP的人看到“国民生产总值”就不认识了吧。

      所以,更关键的,是让中国人知道,他们在说什么东西,这东西本来啥意思,用汉语怎么表达出来。

      我的下一代英文应该很好,但是如果小丫满嘴英文缩写,我会觉得心凉凉的。

================

附一下百度百科里几个词汇的查询量,开来确实不是每个人都懂呀:

  • KPI:23.6万次
  • GDP:97.4万次
  • CPI:96.5万次
  • MBA:70.8万次
  • NBA:159.3万次
  • WC:8.1万次

画淘玩偶

 前两天晚上一直在画淘玩偶的白模,参加那个涂鸦的活动。

我是三菱和拉力赛的死忠,于是先画了拉力赛男。

   

第二天想弄一个黑猫警长,结果发现没有耳朵和肩章,只好作罢。
然后折腾了樱木花道。

   

可惜:

  1. 买的画画笔不够,丙烯材料比较难弄,粘稠度太高,所以很粗糙。想画的同学1号笔一定要多弄几只。
  2. 手艺不好,不大会画眼睛,所以……
  3. 手绘的东西,我倒是喜欢粗糙一点。不过不知道是不是需要用清漆之类的东西保护一层。
  4. 没精力画更多,其实,淘玩偶,要同类型的多弄一些才有震撼感。

感觉有点怪 – 记昨天的新人培训

       是这么个事儿,昨天我照例去给公司新员工上课,一堂文化课。昨天课程主要是新进的大学毕业生,还有没毕业的学生。

       课程上我会先问,大家找工作的时候,你期望的工作环境是什么样的。同学们被要求用形容词来回答。

       同学提到了“有健身房”“有美食”“可以带宠物”等等,基本上都是对google办公环境的描述。其实,往期那些同学,也包括应届生的,也这么说过,其实也挺好,不过,大部分班的同学在提了几个之后,就会往“正道”上走,比如“开心的”“有成就感的”之类。

       遗憾的是,直到我提示说“要不要换其他的思路”之前,同学们都一直纠缠在谷歌办公环境里。

       更让我费解的事儿出现了:有一个同学小声说“要有社会责任”,然后自己笑了,我重复了他的话,全场同学都笑了,而且,很多是那种笑,你知道的……

       当时我真的有点讲不下去了,或者说,我压根不想讲下去了。我奇怪的不是提出这个东西,我知道,我自己也不是刚毕业就理解社会责任的,我奇怪的是他们的“笑声”。这究竟在笑谁呢?

       出于尊重,我继续。

       后来我借一个机会跟同学分享了我眼中的企业社会责任,大家基本没有反应。而同样的故事,在两个月前的一次课程中得到了满场持续的掌声。

       我继续讲完了我的课,回来路上,我一直在反省,是不是自己讲课出了问题,好像没有啊。同样是应届毕业生,为什么这次如此不同呢?

       我有一点失望,真的。因为我认为大学生毕业,连自己期望的工作环境都没法好好描述的话,挺遗憾的。因为大学生可以不认同社会责任,但认为这件事没有意义的话,挺浮躁的。

       要么,找到的人出了问题。要么,找人的人出了问题。再要么,就是我出了问题。

新年新首页

新年,我也折腾换了新首页

先送大家一张“雷锋夜曌”,拍河坊街夜景回来路上拍的。

在新年,希望大家能有更多机会能像这样平静下来,想想自己,想想该想的东西。

静一静很重要。

 

新首页是心血来潮做的,做页面的水平很低了,用table完成的页面在firefox下死活错位,求助口碑的前端大蒜才弄好。唉,廉颇老矣。

新页面把图片的空间放大,不定期更新图片,用图片来说明故事,也算是个尝试。当然我也在想增加一级页面,对转化率应该有不小影响,不过,尝试总没有错。
大家有什么反馈,希望多提建议。

明天继续奔上回家的路,希望大家一切顺利!

另:
RSS订阅的同学,对不住大家,可能导致订阅有问题,请确认Feed地址:
Feed URL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