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
说胖胡斐
-
我会写
-
近期评论
- 22 发表在《想到,微博还能火多久》
- 吉林墙体广告公司 发表在《再说转化率:变现的算法》
- 说说转化率 - 新世界 发表在《说说转化率》
- 说说转化率 - 新世界 发表在《说说转化率》
- 2个博客 | 刀锋 发表在《说说转化率》
-
最近写了
- 再说转化率:变现的算法
- 关于“改变”的小记录
- 说说转化率
- 胖胡斐说淘宝促销之一:促销之“商” –《玩法变了》出版
- 微博招人的玩法
- 案例分享:蘑菇街十一的走心互动营销
- 拿淘宝说对内品牌管理
- 《一弯一视界》上线
- 理解”一方水土养一方人“
- 想到,微博还能火多久
- 百淘讲课的事儿
- 美团DQ案的想法
- [照片]西湖夜景试拍
- 结婚周年和30岁生日
- 细说产品魅力属性
- 怎能不爱,杭州:晨暮深秋
- 运营型产品-UCD年会的分享记录
- Spaces是什么路子?
- 厦门
- 淘宝半年会照片
- Introducing photo.panghufei.com
- PPT进化小议
- 忘掉UV吧
- 相信诺基亚
- 西城广场学轮滑的小哥
- 胖胡斐手机影像(2010年5-7月)
- 团购应该这么玩儿
- 瓣衬幽莲分外香
- 他们那还招人么?
- Apple文案初品
-
文字
Spaces是什么路子?
这是一篇最少迟到了3个礼拜的文章。自己约了自己的稿,然后自己不断拖稿,我自己都瞧不起自己了。
话题的引子是这么件事儿:微软上个月宣布将在半年内关闭Live Spaces服务,用户可以转去Wordpress独立博客平台(大陆的解决方案还没看到)。一时间用户不知所措,业界也纷纷猜测微软此举用意,更有认为微软全面撤出博客市场。
咱不是微软,真实目的不得而知。但可以看到的是,Spaces的用户不会再写什么东西了,各大博客网站和有博客的网站纷纷出台“Spaces完美搬家”服务,瓜分所谓的“被遗弃的高端用户”。
不去凑那个热闹,咱回过头去看Spaces的发展,相信我们可以学到一些东西。
Spaces走过的路
我对Spaces感情比较深,一是因为我自己也曾经在上面写了3年多,到最后搬家到panghufei.com。二是因为曾经管整个淘宝和MSN的合作,MSN方面的很多故事都比较熟悉。
文字阅读障碍的同学看图吧。不过文字应该有不少加工过的信息值得思考。
Spaces最早叫MSN Spaces,2004就在日本推出,2005年4月淘宝和MSN签约那几天在中国发布。我们发现每个人可以拥有一个写网上日志的地方。比当年兴起的众多博客而言,MSN Spaces私密、洋气、高端、功能强大,最关键是和MSN帐号绑定,每个开始用的人都会很激动,觉得自己有好多事情可以做。我还清楚记得当时MSN负责Spaces的产品经理跟我讲起Spaces时的眉飞色舞。
半年多一点,在2005年底MSN Spaces的开通数量就成了全国第一,当时的前几名是中国博客网、中华部落阁、歪酷博客、网易博客等。
也就在此时,MSN做了迄今为止我认为最棒的小功能:Messenger的那朵小黄花。
还记得么?当时每个人上班打开Messenger,去看自己的朋友谁前面有小黄花在闪,有,就说明他写东西了,然后迫不及待点进去看。我也发现自己写了Spaces很快就有人看有人留言,而且都是朋友留言,好舒服,然后我就特有热情接着写。很良性的循环。
那时候新浪博客之类的博客迅速成长,并且走了完全不同的运营道路:从名人入手。我至今都认为这是一种“B2C博客”。这段时间MSN一直在做Spaces的功能改进,比如加入了一些PowerToys,我们可以添加多媒体模块,一些模块还可以自己写代码,于是很多人的Spaces变得很好看,个性越来越强。我至今都认为MSN Spaces是可以有极大个性化的博客产品。
而且MSN改名了,就在2006年中,那时候微软推出Windows Live平台,除了门户网站之外的所有产品都把MSN替换成了Windows Live,很奇怪。更奇怪的是不管他们怎么改,用户还是习惯把Messenger叫MSN。
接下来的重要改动出现在2006年底,一个叫“What’s New”的模块出现在Spaces首页,里面显示了你好友的最新动态,谁更新了Spaces、上传了照片、改了签名……在网页上,你能看到你关心的那些东西。
这点很关键,你不光可以点他们的小黄花,还可以在你的首页看到这些所有的更新。
之后近两年的改动就围绕这个首页进行了,增加了很多新的小功能,包括一个新的Profile页面、支持RSS Feeds、开通SkyDrive等等。这些本文不表,我们关注一个点:什么时候小黄花没了?
2008年底推出的Windows Live Messenger 2009 (即MSN menssenger 9.0)上,那朵小黄花突然消失了。你仍然可以从messenger上点击名字-个人资料这样去看,但是已经不大会有人这么做了。因为,在messenger的界面上,What’s New的信息没有再被聚合。这也是本文的重点。
从那时起,Spaces的流量开始下降,我自己感觉很明显。说明两个问题:一是看我Spaces的大都是朋友,二是如果信息没有被推送到messenger客户端,人们不会点到自己首页去看what’s new。
人们感觉微软越来越把Spaces遮着盖着,好像很不愿意让人看一样,因为实在太难找了。这样,原本就很私密的Spaces被冷慢慢落,要知道,人有写了东西不想被人看的需求,但更有要让人看的愿望,否则不会那么多人写。导致的结果是,很多人开始搬家,我印象里朋友的Spaces开始大量搬家出现在2009年中。当然,免不了提到另一个原因,尽管不是主要原因,那就是Spaces实在是太慢了,而且和其他产品相比,越来越难用。
后来,Spaces就一直不温不火了。直到现在宣布停止服务和搬家。整个过程还有两个地方值得注意:
一个是中文名字,很有趣,中文导航上经历了Spaces、网络日志、共享空间、博客、空间至少五个阶段。(具体的切换时间我记不清了)。至少说明,MSN也不知道怎么跟中国用户解释这个产品。
另一个是入口在导航上的位置变化也能看出点不一样。从顶级导航除了Home、Hotmail之后的第三位,到二层导航中的一条,到后来的“其他”里面的一条,到后来右边的个人资料里,到现在不知道哪里。我相信大多数人看到的是“没落”,我理解这叫“妥协”,后面说。
我能记住和能查到的资料大致是上面这样,欢迎补充。我们今天抓重点研究。
问题来了
读完Spaces走过的路,用两个字来形容就是“折腾”。
然后我又看了一篇文章,微软Windows Live高级项目经理Tony East写的《共享空间的发展之路》,我感觉微软考虑的东西跟我们体会的不一样(建议大家阅读,特别是后面一半),他们希望:
把Spaces首页作为网络信息的聚合中心。网络日志只是Spaces的信息来源之一。也就是说,Spaces要做的不再是内容,而是平台。
越来越有意思了,我们会冒出来一系列问题:
- 微软是不是一直没有想清楚,Spaces到底怎么个定位?
- 用户访问信息的渠道发生了变化么,微软为什么要退一步?
- 微软此举是真的败下阵了吗?还是微软不再为内容买单?
- 小黄花和Spaces首页是什么关系,小黄花消失意味着什么?
- 会有多少人为微软这个看上去很长远的意图买单?
跳出去看
整理完这些东西,我也开始变的很纠结,似乎微软真的败下阵去了,似乎这是一个没有想好没有运营好的产品的必然结局。
当我尝试“跳出去”,站在这些年信息传播的方式变化去考虑这个问题,就有了一些新的想法,自己的观点也逐渐形成:
-
用户创建和获取信息的方式,这些年发生了很大的变化,博客和个人空间只是信息源。
这,是微软此举的真正动机。
想想,获取信息的方式在变化吧?初级的时候人们从门户网站和邮件获取信息,后来出现个人网站和博客,人们愿意听到很多“有思想的人”的想法,于是每天浏览各种博客,有一天有了RSS订阅,人们太开心了,因为可以在一个地方解决所有问题。现在无数人每天泡在GoogleReader上面吧?之后呢,SNS让人聚合在一起,人们的行为通过“新鲜事”出现在“我的XX”这样的页面,于是有人每天登陆上去看。再后来,微博好玩了,整个就是一个新鲜事的集合,不同的是微博可以关联博客,于是成了一个渠道。简单说,以前你要知道一个朋友的动向,是看他的MSN签名,然后是上开心,现在是上微博。
用户创建信息的能力和方式也在变化。个人网站太难,博客太长,而大量用户只是想发发“闲愁”,于是messenger的签名档和状态栏开始兴起,后来这种一两句话的信息组织方式变得流行,想说就可以说,这也是微博流行的传播学基础。
而且应用之间在互相替代,博客代替了大量个人网站,微博几乎代替了签名档。有没有发现一个问题,越简单的方式越容易流行,越容易获得回应的应用越受欢迎。(这是废话)
我们也越来越发现,博客和个人空间,甚至微博,都是我们生产信息的地方,是一个信息源,不同的信息,需要在不同的地方查看,现在没有查看所有应用的所有更新的产品。
-
去掉messenger上的小黄花,是很错误的决定。
在messenger的好友列表里找更新和在新鲜事儿里看更新,这是两种获取信息的方式。
前者是“看人的更新”,后者是“看更新中的人的更新”。发现了么,后面的方式多了整整一层。
看图,我认为这是用户获取信息很互补的两种方式。如果关注的是人,那上面是最简单的方式,
而且明显传播更有效。下面的方式信息“熵”值太高,有效传播的前提,是信息能被筛选出来。
这就是为什么发微博常常要选出跳一点的图片。(熵是形容无序程度的物理指标,熵值越高越无序。)
而非常遗憾,微软干脆抛弃了上一种方式。我不知道为什么。更可怕的是,当所有“靠新鲜事活着”的网站们纷纷找messenger这样的IM工具去“打通”的时候,微软居然放弃了这个绝好的入口。
我重申,丢掉的不仅仅是入口,而是一种信息组织方式。
现在,貌似没有其他的地方,能够“用人的方式”来组织信息了吧。而这种方式,是IM工具天生的好处。
而现在这样做,反倒会更加丢掉用户。因为,我现在找不到更好的理由,让我把Spaces的首页作为我看新鲜事儿的入口。
换句话说,如果Spaces能够整合各个地方的好友列表、所有应用的更新,然后在messenger或者其他客户端上,用“人的方式”去组织信息,就会无敌。
-
微软的战略太高太超前。
微软这些年的战略,总是很高。微软绝对不是缺少战略眼光的公司,他们的产品规划也会快人家好几步,Tony East的文章告诉我们微软怎么想,也是说几年后人们可以怎么用。我相信以后一定会出现一个聚合地,而且很好。不过,真不一定是Spaces。
-
微博不是长久聚合地,腾讯很有机会。
目前最火的是新浪微博,但是微博也是一个信息发送和聚合的地方而已,如果不能够整合足够的信息,微博也就是微博,以后不会成为入口。
这个角度说,腾讯太有机会了。我们看到腾讯的开放计划,QQ Connect,越想越觉得高瞻远瞩。最关键的是,他们正在这么做,当你打开好友的QQ聊天窗口,蹦出来他最近更新了什么东西,这不仅仅是所谓“打通”的事情,而是整个计划开始的第一步。
===========
好了,这是我对此事的一些看法,记录在这里。也算对自己有个交代。
厦门
我很喜欢厦门。这次公司outing没有住在岛上,却跟着团到了几个以前不会去的景点。
比如胡里山炮台就是头一次去。大炮那人太多,没法拍。不过看到这篇炮台一角,我挺开心。很想给小白打个电话。
美好总是在抬头顿足间发现。在鼓浪屿走累了,找一块座椅躺下,睁眼竟看到一片非洲。
照片发到新的blog:http://photo.panghufei.com/?p=10345
全部厦门图片相册:http://www.bababian.com/set/3/25F39368BB022479D7F3453DAF0FC036DS
淘宝半年会照片
这期半年会不错,有幸被公司招安在内场拍摄,还给了一个特牛的“通行证”。我的任务是用常用焦段拍摄,不用长焦或者广角。所以要看人物特写或者全景就别找我了。拍到一些,大家看:
这是当天拍到我最喜欢的一张。小家属的笑容美到窒息。
照片发到新的照片blog:http://photo.panghufei.com/?p=10343
全部照片点这里:http://www.bababian.com/set/3/A048AA06CBBEB1FB63E7ADC785882A33DS
PPT进化小议
今天从Presentation Zen上看到一篇文章,大意是Bill Gates在最近的TED大会上用的PPT让作者印象深刻,以前大家一直关注Steve Jobs的演示,其实Bill Gates一直在进步。(原文)
下面是从人家文章中拼出来的几张图,我们可以看到从2005年到2010年,Bill Gates用到的PPT发生着很大的进化。
其实:
- 即便是2005版的微软PPT,我们很多同学都做不出来。
- Gates的PPT进化非常棒,现在的尤其好,但我担心如果不是Gates,这PPT有点喧宾夺主。
- 我以前《学习PPT》系列文章很多观点都提过,有兴趣的同学可以翻出来看。
我想问:
- 现在如果不让用PPT,我们还能不能正常表达?我相信很多人已经不行了。
- 当我们去讲一个PPT的时候,谁是主角?你想让观众看哪?
- 能做出很牛逼PPT的人,说明做事也一样牛吗?
胖胡斐正在锻炼自己:
- 强迫自己不用PPT,只准用一张白纸。我相信真正的思想一张纸能说清楚。
- 用嘴表达,而不是用PPT。
另外:请不要提苹果的keynote不是PPT之类的话。我说的PPT,指的是someting showing on a screen/project while doing presetation.
忘掉UV吧
我这个想法源自4月份的Twitter开发者大会,公布数据是Twitter日访问量30亿,年增长1500%,日搜索请求6亿,日独立访问者1.8亿,每天5500万个Tweets,所有这些主要都是通过API。我当时在微博上讨论过这个话题,我认为这样的话,UV会很快像当年PV一样被告别。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–
先停一下。我相信,很多关注我的人,不一定对这几个概念都很清楚,我花几行给需要的同学补个课,已经烂熟于心的同学们,跳过吧。
PV,说的是Page View,即网站页面一天被打开的总数,或理解成用户发生“打开网页”动作的点击的数量。一般严格的网站PV统计不包括被iframe网页PV、程序自动跳转的PV、弹出窗口PV等。
传统意义上讲,PV代表一个网站的流量,流量越大,网站越大。UV,Unique Visitor的缩写,是按照自然日统计的网站独立访问者。可以简单理解成每天连接到网站的独立网卡数量,或者电脑数量,再含糊一点就是独立IP数,也有直接说成用户数(注意这四个东西都不一样,只是数值比较接近)。很多网站的UV也是web和wap两种访问方式的总和,但总的说,UV是直接访问了网站的用户/上网设备数。
UV现在通常作为网站覆盖人群的代表,UV越高,说明网站用户越多。PerUserPV,就是简单的PV/UV。这被认为是网站“粘性”的代表,数值越高,用户在网站停留时间越长,做的事情越多。我稍有保留意见,此处不表。通常10以上就被认为不错了。
请求数(不知道是不是翻译成Request数量)。说的是无论用户是否通过任何设备真的访问网站,只要用户对网站的数据有请求,网站有了反馈,网站和请求形成了对话,那就算一个请求。换句话说,我用街旁网的手机客户端发了一条我在xxx的微博,我没有访问新浪网,所以新浪不算我直接的UV,但是算一个请求。
API,Application Programing Interface。理解成接口就好了。别人有了API这种接口,就可以用程序通过这个接口,访问主程序/网站的数据,进行交互。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–
回来接着说。
我认为UV会显得越来越不重要,有这几个理由:
-
用户互动不一定非要访问网站。
拿Twitter或者新浪微博举例,我没有数据,但我知道大多数人不会关心别人用什么东西发了微博回复了微博。而且,新浪也在不停推荐各种客户端,PC和手机端都有。所以这不是抢占入口的战争,而是争夺路径的战役。
所以,我们非要让用户在浏览器输入网址点进来,一步一步点下去吗? -
网站开放API,就是把入口放在人家那儿。
越来越多网站开始开放API,有的有诚意有的没有。但说回来,开放,就是让别人能够通过你的API访问你的网站,那入口就是在人家那的。所以这不是做强盗的时代,而是修炼内功的机遇。 -
我认为网站价值,不是被点出来的,不是被访问出来的,而是“被需求”出来的。
PV时代早已经过去,现在谁再提PV就傻了,我也深深记得个别网站为了提高PV做的那些类似挖宝、层层嵌套的没意义的事儿。同时,过分追求PerUserPV有点病态,那会把“让用户乐此不疲地访问”变成“不得不一个个点下去”。
现在张口闭口的UV,我们有了多少访问者,好像我们就占有了他们的一切一样。购物网站UV涨得快啊,可是真正买了东西的比例同比增长的却不多,反倒来了只搜索的访问者占比增加了。说明两个问题,一是我们臆想并定义的用户的需求,二是单纯UV不代表什么东西。
真正有价值的是网站的内容本身,只有网站内容对用户有持续价值,只有网站内容提供了标准化的提取方式,只有网站有能力对来自外部的请求产生及时有效的回应。这样的网站才能被用户长期需要,形成一种很融洽的关系。
请求数,代表的是用户对网站信息的依赖程度。而且,越是所谓Web2.0,这种情况越明显。
简单定义这种关系,应该是“好友”,一种不用天天见面但彼此需要的关系。
所以我说,“请求数”将成为未来较长一段时间衡量网站价值的重要指标,其重要性也一定会超越UV。
那么,这会给我们什么变化呢?
- 交互设计的新机会
当直接的网站访问显得不那么重要的时候,交互设计师们必须要考虑,如何应付各种来自外部的请求。
这种外部应用很有趣。通常会把产品的一个需求点放大,这样设计的时候不用考虑其他的产品,这种信息传播的方式更倾向独占性。思考很多好玩的手机客户端,可以看到这种端倪。可以说,设计更简单,另一个角度说,设计更专注了。 - UV越不重要,广告越要创新
访问网站的人少了,传统广告必然大打折扣。广告主当然不希望这样,于是广告商需要懂更多脑筋,在API上做文章,在请求返回的内容里做文章。当然,广告会越来越软性,满是广告的请求结果返回不会有人要。 - 网站必须更多修炼内功
当层层链接变得越来越令人不齿,当跳来跳去变得越来越复杂。人们会需要更简单直接地满足需求的网站。于是修炼内功一直都很重要,信息格式标准化一些、信息结构模块化一些,都会产生影响。
最后总结一下:我认为网站的价值,会很快向“请求数”转变。请求,代表用户对网站信息的依赖。当用户和网站的关系变得越来越像“好友”的时候,将给交互、广告等领域带来比较大的变化。
上面是我的粗浅想法,欢迎讨论。
相信诺基亚
这是我一直想记述的一个东西。
- 纯“记述”,记录这些年我还记得的诺基亚的变化。
- 表达一个小观点:我相信诺基亚能挺过去。
- 纯个人看法,和商业无关。
记述的起源,是最近触目惊心的智能手机市场份额。诺基亚可以说一路溃败,曾经不可一世的塞班S60系统,被iPhone和Android挤得落花流水,万众瞩目的S60 V5基本属于半成品,在操控和体验上距离Android都差了一个时代,新一代的Meamo系统用N900做了绝唱,现在MeeGo系统却还见不着影儿呢。大屏触摸智能机市场,诺基亚现在可谓完败,难怪很多人慨叹,曾经34%市场份额的诺基亚,2011年底之间就会缩水一半。
我不愿做这些评论。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跟我一路回顾一下诺基亚这些年,它碰到的瓶颈,以及如何一次次挺过来的。
第一次:2002年“多媒体”瓶颈
大学时候看到别人用8210羡慕得要死,没有天线,那么小,精致极了,后来还出了蓝屏蝴蝶按键的8250,总是很惊喜。
好景没那么长,诺基亚铺天盖地的小机器上市热潮中,爱立信在2001年中就推出了T68,虽然只有256色,但是开始了黑白到彩色的质变。三星之流马上跟进,翻盖+彩屏+和弦,成了新多媒体手机的标配。于是厂商开始拼颜色数和和弦数。4096、65535、16M,4和弦、16和弦、24、32、128,到后来的MP3统一弦数。
遗憾的是,诺基亚一直慢好几拍,连MOTO都出了彩屏机的时候,诺基亚还是一如既往的黑白+蓝屏,直到在2002年底才推出一款7210算凑数。之后很长时间,诺基亚只有聊聊几款多媒体手机,虽然有7650这样的智能旗舰,但总让人觉得没找到感觉。而且,我记得看到过数据,诺基亚的发货量,在那个年代,增速远低于三星等日韩品牌。诺基亚整体局面跟上步伐,都是2003年上半年的事儿了。这是诺基亚面临的一次瓶颈,虽然反应慢了点,但终于靠着自己的品质和大量机型面世,挺过来了。
第二次:2004年“外观”瓶颈
下面这个图比较直观一点,当时诺基亚面对的问题是,大量消费者认为“诺基亚长得都一样”,“一眼就能认出来”。虽然这对品牌识别是好事,但物极必反。同时,我们发现6220、6230、6320……大量雷同的型号,很少有人能通过外观或者功能辨识出来。
当时人们认为,诺基亚是一个没有创新的企业,没有气质,就靠换壳来骗钱。当然,当时诺基亚的利润率也是历年来最高的。
诺基亚也看到这个问题,也相当争气。在2004年,连发数款新机,完全打破传统外观认知。尤其是“倾城系列”(上图中7260、7270、7280),让人眼前一亮。更有7610,树叶造型让所有人发现,智能手机原来可以这么漂亮!当然,诺基亚也因为这几款机器,收得盆满钵满。
可以说,密集的颠覆性工业设计,把诺基亚从外观瓶颈中拯救出来。
第三次:2006-2007年“速度”瓶颈
继7610成功推出S60系统,诺基亚强力进入智能手机领域,并简化了产品系列名,把4位数字变成“字母+2位数字”,好记多了。N7x系列算是很成功的机型,至今还看到有人在用。
但同时,我们是不是也听到,很多人形容N73是“智障手机”,“实在太慢了”之类。说实话,我也没搞懂100多MHz的CPU,诺基亚是怎么能跑S60 V3的。反正当时的很多款S60手机都非常非常慢。甚至旗舰型号N95,“慢”也成了最大的特点之一。
更颠覆的是,很多人买手机,会先问“会不会很慢”。看来,当时速度真的成了诺基亚很重要的瓶颈。这一慢,也给了WindowsMobile手机市场很多可乘之机。
一直到2006年底,N76和5700出现,CPU变到369MHz,内存翻番,终于不慢了。可惜的是,N76天生的电池短板和掉漆问题,掩盖了速度优势,没人还记得这是个不错的机型,而5700过于奇怪的翻转设计也很快淡出人们视野。这状况一直延续到2008年下半年一款叫E71的机型上市。
E71用“快”“漂亮”“顺畅”来形容一点都不为过。可以说,E71在智能手机市场让诺基亚翻身了。S60的装机量大量增加,不仅是E71成为街机,更是因为E71带动诺基亚全线上扬。
不夸张的说,E71之于08年的诺基亚,绝对不亚于04年的V3之于MOTO。
好景不长,iPhone带来的革_命又一次打乱了诺基亚的阵脚。
第四次:2009年开始“系统”瓶颈
还记得当初iPhone推出之后诺基亚的傲慢态度么?诺基亚在很长时间里都不认为手机可以没有键盘,更不认为手指头是还用的指向工具。于是诺基亚仍然我行我素,坚守在自己的S60阵营。
很快,诺基亚扛不住了,匆匆用S60平台开发了支持触摸的第五版S60 V5,那款机器叫5800,然后很快N97被推出。诺基亚绝对不能忍受自己的高端旗舰市场被iPhone和初出茅庐的Google Android蚕食。但说实话,S60 V5,充其量是个半成品,触摸的感觉很差,如果说iPhone的电容屏叫“触”的话,N97的电阻屏根本就叫“按”,差别太大了。而且诺基亚还提供了一支让人啼笑皆非的笔。
同时,诺基亚把S60 V5进行了罕见的输出,三星和索爱这些和诺基亚有同样系统问题的厂商,开始生产很多使用S60 V5的产品,如三星8910,索爱的U1。当然,诺基亚不能把宝压在S60上。很快一款实用新的Meamo系统的N900出现了,没有太多惊喜,而且应用程序几乎为零。更关键的是,诺基亚很快宣布放弃Meamo,转而和Intel合作开发新一代系统MeeGo。
现在,还没有看到MeeGo有成型的产品推出。原型系统的“谍照”也没有特别惊喜。
说实话,市场给诺基亚的时间不多了,当iPhone和Android已经成为习惯的时候,诺基亚再次进入,烧老本的资本,可能远没有诺基亚自己认为的那么强。
需要提醒的是,这次,诺基亚的竞争对手不再是MOTO之流!MOTO也有同样的问题,而且大有被Google招安之势。Google和Apple是最大的敌人,并且现在明显敌众我寡。
出于感情,我相信,天才的芬兰人能造就诺基亚,就一定有办法突围。
出于旁观,如果诺基亚就这么败了,多没意思。谁都希望那个蜷缩着的战士能重新站起来。
出于事实,诺基亚这次的麻烦大得多严重得多,竞争对手远不是以前那些,而且,以前是硬件比拼,现在是拼软件。
出于鼓励,MOTO投了google,三星投了google,索爱也去了。诺基亚现在是唯一坚挺的。因为诺基亚相信自己,那么,我相信诺基亚,鼓励一下。